當前位置:久久小說 > 仙俠小說 > 逐鹿引 > 第132章 沛公揚意氣
 你可能喜歡:    請天下赴死      閻王下山      歷史粉碎機      戰神狂飆      邪王嗜寵:鬼醫狂妃      七個姐姐聽到我心聲,心態徹底崩了!      玄幻:老婆女帝,萌娃大鬧九州      牧神記      全職法師:我能把你控到死      從嬰兒開始入道      宿命之環  

第132章 沛公揚意氣

<<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>>

    劉邦當上皇帝後,幾次出去平叛,對家裡的事也不大放心。也是剛一干吧,對好多事情還不塌實。在宮裡呆著,怕外邊的人造反,在外面戰鬥吧,又怕窩裡的人篡權。

    第一次出外征討陳豨的時候,獲知蕭何和呂雉在家裡把韓信除了,馬上對蕭何大加獎賞,拜蕭何為相國,加封五千戶,允許蕭何坐四馬一色的馬車。蕭何以前可都是坐牛車的,大概相當於現在讓其享受更高一級的專車待遇。另外,還安排御前侍衛商榛帶領五百人作為相國的護衛隊。朝中大臣得知這個消息,都來向蕭何祝賀。蕭何自是得意。

    蕭何的手下中有一個叫召平的食客這時卻對蕭何說:「皇上給你這些待遇,看似對你的獎賞,實際上是對你不放心,他把身邊的人派來給你作護衛,哪是考慮你的安全,恐怕是防著你也會有二心。我建議你不接受這些賞賜,這樣皇上或許對你還放心些。」

    響鼓不用重錘。蕭何是何等聰明之人,一經提醒,馬上意識到皇上的用意還真有召平說的那層意思,險惡啊。但他又不想在召平跟前表現出對皇上的懷疑,心裡這麼想,口中卻說:「你多想了,我和皇上相處這麼多年,他怎會對我還不放心呢。之所以這樣安排,也是為我好。但是,我做個丞相也就足了,這加封和護衛就不要了,我即刻向皇上辭掉。」召平看蕭何這樣說,知自己不便再多言,就說:「丞相說得是,是我多想了。」

    劉邦平代回來,看蕭何堅辭加祿和護衛,又聽呂雉說起計殺韓信的過程中蕭何如何出力,也便不再對蕭何有太多的懷疑。但蕭何長期經營大後方,為人一直比較謙和,所以在都中官員和附近的百姓心裡威信越來越高,特別是劉邦在當上皇帝不久,連殺幾個功臣,不免在群臣心中威信有所降低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劉邦不難看出這一點。

    這次英布叛亂,劉邦本不想親自去平定,他想讓太子劉盈掛帥出征,一是自己身體不太好,二是也想鍛煉一下太子。但因為在這之前劉邦曾動意要廢立太子,說劉盈性格脾氣不像他,如意更像他,有意立如意為太子,所以這次呂雉說什麼不願意,央求劉邦說:「太子還年輕,沒有打仗經驗,那些武將有哪一個能服他,英布又比較勇猛,叫太子去對付這麼一個人,不是明顯地要置太子於死地嗎。」實際上呂雉擔心她就這一個兒子,要是到了戰場有個萬一,她將來依靠誰去?另外,太子一旦出去,劉邦要不讓他回來怎麼辦,劉邦再提出廢立太子也有可能。呂雉的考慮也不無道理,劉邦當上了皇上後,日日與戚姬貓膩在一起,這廢立太子的事也是戚姬運作的結果,一旦太子離開,這種想法也有可能重新占了上風。

    劉邦拗不過呂雉的軟磨硬纏,只好答應她的懇求,同時罵道:「你她媽的眼中就只有太子,我身體不好,你卻逼著我去帶兵打仗,你這是巴著我快點死啊。」

    呂雉也不敢還嘴,心想你只要答應了不讓太子去,隨你怎麼罵我都不還口。內心卻埋怨劉邦,你要不是天天和那戚姬狂日爛操,身體怎麼會不好?也好,叫你出去兩天,省得你們天天在眼皮底下攪得我心煩。

    劉邦這次帶著不好的心情就出征了,臨行的時候,張良抱病前來送行,請求皇上說:「這次出征不同以往,那英布是天下梟雄,皇上要格外小心。宮中的事也越來越複雜了,皇上也要時刻關注著後方的情況。」張良說這話是否影射蕭何,不得而知,歷史上雖沒有張良和蕭何不和的記載,但同殿為臣,難免不產生齟齬,兩個聰明人只是都不說而已,心照不宣,有時互相拆拆台也是可能的。這一下子提醒了劉邦,讓他又多了一份心思。

    蕭何在家依然負責前方的饋餉供應,在戰鬥最緊張的時候,劉邦卻沒有忘了他,專門派使嘉獎蕭何,旨意說:「丞相鎮守後方不辭辛苦,保證前方供應,絲毫無缺,是此之功,無與比也。朕雖領兵在外,時常念及丞相於國家所建殊勛。今特遣使慰問,聊表前方將士及朕思卿之情,還望丞相保重多多。」

    「多謝皇上恩典。」蕭何這就納悶了,心想前方戰事那麼吃緊,皇上還派來專使向我問好,他這是不放心啊,但我有哪裡做得不好的嗎,為什麼皇上這樣三番五次懷疑我呢?

    相府主使張垍看出了門道,緊張地向蕭何進言:「丞相恐怕離災禍不遠了,皇上在這時候,還派使來嘉獎你,是對你在家不放心啊。」

    蕭何說:「可我一向勤勤懇懇,小心謹慎,沒有做什麼出格的事啊?」

    「問題就出在這裡,皇上每每在外征戰,後方一應大小事務全由你辦理,人事多由你安排,皇上難免不懷疑你在宮中已結成了一個利益集團。近年皇上又屢屢把幾個功臣先後除掉,臣民多有看法,而你卻從中做了不少安撫性的工作,威望日隆,這讓皇上怎麼能放心呢?你現在已經功高震主,他擔心你也會像其他的功臣一樣,勢力越來越大,隨時會來一個武裝政變。」張垍說。

    「我哪有此心。自從隨同皇上起義以來,只知忠心耿耿效忠皇上,什麼時候有過異心!沒想皇上對我也不放心,那這滿朝文武中還有可信的人嗎?皇上過去不是這樣的人啊,一向寬仁大度,怎麼現在變得如此的疑神疑鬼!真像常人說的,伴君如伴虎啊。」蕭何說一聲,嘆一聲,急得在那裡團團轉。

    張垍說:「誰到了這個位子,誰都會格外小心,因為算計他的人太多了,稍一不留意,就有可能腦袋搬家,這也是常理。作為臣下的,只能你適應他,不能等著他適應你。」

    「也是這個道理。但我想讓皇上對我有疑心嗎,這都是老老實實做事惹的禍。做人真難啊,做一個處處讓皇上滿意的大臣更難,真是深也不是,淺也不是,這可叫我如何是好,真把我愁死了。」蕭何說。

    張垍說:「這也好辦,丞相只要從此不處處嚴格要求自己,該貪的貪,該橫的橫,比如說打罵大臣,欺壓百姓,無惡不作,就可避禍。」

    「那不是要自毀形象嗎,我這麼多年清正廉潔,勤勤懇懇,愛護百姓,關愛部下,豈不要因此毀於一旦?」蕭何說。

    「就是要你自毀形象,這樣才能表明你沒有野心,才能表明你在朝中沒有拉幫結派,這樣皇上對你就放心了。」張垍說。

    「這樣能管用?皇上是防的我這一點?這不是誠心不讓人做好人嗎,這是什麼世道!」蕭何鬱悶地對張垍說,又像是自言自語。

    「這就是你們常說的政治吧,試試看。」張垍說。

    他們這樣商量了,第二天朝臣再到相府請示事情,蕭何就完全變了樣,有帶東西來的,還有個好臉,凡是空手來的,不但事情不能辦,還遭到了譏誚和謾罵,以後一直這樣。不長時間,朝中大臣就被他得罪得差不多了。

    劉邦這些天不在家,蕭何除了對前方的物資供應不敢怠慢外,其他政事一概荒疏。他還帶著家人到長安周圍強圈民地,把附近的老百姓趕走,不長時間就圈地達幾千畝,為此惹得百姓幾乎造反,皆罵蕭何是貪官,比秦始皇還要壞十倍百倍千倍。一時間蕭何把自己搞得臭名遠揚,聲名狼藉,儼然是有史以來當官的隊伍中最壞的人。

    這些情況很快傳到劉邦的耳朵里,連呂雉也派人到老公那裡告狀。劉邦聞此不怒反喜,很有一大塊石頭落地的感覺,心情頓時好了許多。他寫信告訴呂雉,說:「丞相一向辛苦,為朝庭的工作做出的巨大的貢獻,但我卻沒有讓他得到應有的回報,現在他貪點刮點,不是多大的事,只要他不做出別的事來,盡可不要問他,漢朝這麼大,還怕他挖點牆角?不要為此大驚小怪,小家子氣太足。你只要把宮中的事打理好就行了,不要為此操太多的心。切記。」

    呂雉看到劉邦的信,也不知他葫蘆里賣的什麼藥,她去請教張良,張良笑笑,只說:「皇上這樣做,自有他的道理,娘娘只要照辦就行了。」

    朝中的事不要劉邦分心了,他打仗的思路馬上開闊了許多,用了一計,把英布引誘到一個農田裡殺了。這次劉邦仿佛一下子打了兩個大勝仗,心裡十分的暢快。的確,幫他開國的幾個武將一除,兩個最有智謀的文臣一個生病不願視事,只要修仙,一個又貪圖富貴,慢待同僚,大肆侵掠百姓,搞得聲名掃地,其他一些人又多是不能獨當一面的人,他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。劉氏江山就此穩固也,他可以不像以前那樣處心積慮,時時擔心有人造反,謀取皇位,可以踏踏實實地睡上一覺了。劉邦帶領大軍一路凱歌而還,沿途百姓夾道迎送,他不時從御輦中探出頭來和百姓打招呼,讓他的黎民一睹聖顏風彩。他當初見到秦始皇時的那種威風,至此算真的領略到了。他們走了幾天的路,劉邦忽問陳平:「我們現在到哪裡了?」

    陳平回答:「已過了芒碭山,但離京都還遠著呢。」

    提起芒碭山,劉邦心裡一陣興奮,這是他走向「革命」的開始啊,真想再故地重遊一番,可惜已經過了,他又帶著這麼多人,不好再來回地折騰,但他知道這裡離沛縣不遠,他已離開那裡有些年了。這些年,他在外面闖蕩廝殺,老家的人沒有少支持他,源源不斷地給他提供物資,特別是他的老岳父,把家裡的東西,都變賣光了,支持他反秦抗項,自己寧肯在家裡啃窩窩頭,可惜老人家死的時候,他都沒能來看上一眼。他從內心裡感激老人家,如果不是老人在他還一名不文的時候獨具慧眼,看出他是一個可造之材,鼓勵他大膽去闖,還把女兒許給他,他怎麼會有今天呢。沒想這一去,就叫他從此走上了興旺發達之路,應該感謝老人啊。還有那近似女俠的武負,現在不知怎樣了,在他還是一個放蕩少年的時候,就給予特別的關愛,使自己能夠籠絡住一幫到現在都有用的朋友。還有曹芷,雖是一個離過婚的女人,但她是那麼可人,讓他動心,還給他生了一個孩子,此生怎麼能忘了她呢。還有那些性格直爽的鄉親,他們可一直都是自己的鐵桿「粉絲」啊,無論他勝也好,敗也好,家鄉的父老兄弟從來沒有拋棄他,一撥接一撥地投奔他而去,這些人跟著他,有發了的,但更多的是死了,一將功成萬骨枯,家鄉人永遠是他最大的恩人啊……想到這些,劉邦說什麼也按捺不住了,馬上喝令停車,他對陳平說:「繞道沛縣,我要帶著大軍,去看望一下那裡的父老鄉親!」

    皇上要到沛縣的消息立即由快使送到沛縣。這時沛縣的縣令是張良的兒子張不疑,他是見過皇上的,上任的時候,劉邦還親自召見他,並對他說:「沛縣是我故里,百姓多有恩於我。你到那裡,要尊老敬賢,勸農興桑,以法治縣,凡事以平安和諧為要,不要過多地打擾鄉民,幹得好了,我自會褒獎你,否則,我繞不了你。」

    張不疑雖是高幹子弟,卻沒有多少紈絝子弟的習氣,完全秉承了他爹的那種凡事低調處事內斂的性格,所以到沛縣來後,完全以造福百姓為他的主要責任,因此深得百姓的喜愛。得知皇上要來老家看看,這是多大的殊榮,馬上召集幕僚鄉賢預備接駕事宜。大家議論說:「皇上駕臨故土,就是要來看看,我們這準備說難也難,說易也易,說難就是時間太倉促,我們條件又有限,很難達到宮中的要求,說易就是我們只要盡心,讓皇上有回家的感覺就行了。」

    「怎麼才能叫皇上有回家的感覺呢?」張不疑問。


    鄉賢康芩說:「就是要叫皇上見到想見的人,吃到想吃的東西,去到想去的地方。皇上想見的人,就是沛縣的父老,到時我們多組織一些人接駕就行了,還有一些故舊,我們都按照旨意給請來。吃的方面,就是我們沛縣的土菜,皇上已離開多年了,就要叫他再嘗一嘗地道的家鄉菜,樊氏狗肉一定要上,他會認為很好。去的地方,主要應是那些他在沛縣的時候經常呆的地方,他肯定要去看看有沒有變化,特別是泗水亭他曾經辦公的地方,還有老爺子、呂公住的地方,我們都要給打掃乾淨了。」「言之有理,就這樣辦。不過有一點我還沒有數,就是接駕時,如果百姓多了,會不會有人乘機擋駕鬧事?」張不疑說。

    「這不會吧,沛縣人都以咱們這裡出了個皇上為榮,誰會不識目,這時候來搗蛋?皇上老家的人都很淳樸,不會有那樣的刁民,這點張縣令盡可放心。」幕僚夏渠說。

    「這樣就好。只是皇上一行人住哪兒呢?皇上和他的近侍好說,就叫他住在南宮裡,其他人住哪裡呢?」張不疑說。他到沛縣來任職後,就想到了有一天皇上可能要回老家看看,因此和眾父老商量,建了一座行宮,預備將來有一天接待皇上和宮中來的人,大概相當於現在各地的總統套房。這座建築因在泗水亭南,起名叫南宮。幸好有這麼一個東西,不然這次皇上來,還真不知讓他住哪兒,總不能叫他再回到泗水亭裡面那幾間單身漢宿舍吧。

    康芩說:「皇上一定會為家鄉的百姓考慮,想他不會帶太多的人進城,不然讓他帶的幾萬軍隊都涌到城裡來,那還不把個沛縣作騰的不成樣子?但即使這樣,我們也要作些準備,可以讓南宮附近的百姓暫時到城北借些地方住,把南宮附近的房子騰出來,準備接駕,想百姓們會同意的。」

    「好,就這樣辦,大家分頭準備吧。」張縣令又安排了一下,讓有關人員加班也要保證落實到位。

    沛縣的父老逢到這樣的喜事,誰不興奮,都爭著當義工,從來也沒有表現得這樣心齊,這樣覺悟高。不疑看此,心裡很是高興。

    過了兩天多一點,這邊剛準備就緒,劉邦一幫人就來到了。他讓大部隊先回京師,自己僅留下千餘人隨侍。剛入縣城,他就要下輦,步行到南宮。街兩邊擠滿了圍觀的人,劉邦用力地向人群中揮著手,算來他離開也有十多年了,看那人群,竟個個都像是熟人,親切啊。百姓自發地喊起了「陛下萬福」,此起彼伏,異常熱烈,這讓劉邦極大地感受到了家鄉人的熱情,也讓他充分體會到了項羽說的衣錦還鄉的榮耀!人群中也有不敬的人說:「沒想到這劉三能混到這一步,真是邪了門了。」有人就說:「別胡沁,這可是如今皇上,小心有人聽到了,殺你的頭。」

    人啊,就是這麼狹隘,的確是成功了就要回到家鄉顯擺一番,不然在外面混得再風光,只有自己知道,有多少意義呢?也可能在朋友圈中風光一時,但那畢竟沒有鄉情濃厚。當然看淡了,這些也無所謂,但作為人有幾個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呢?高調唱唱可以,涉及具體的事具體的人,特別是自己的時候,就要當別論了。神仙固無嘛!

    劉邦感到了極大的滿足。他對張不疑說:「小張啊,沛縣是我的老家,這裡的空氣我聞著都甜啊,我要在這裡住些日子,打擾你這父母官了。」

    「啟稟陛下,這是鄉民的榮耀啊,鄉親們還怕您不住下呢,一切都準備好了,都盼著和您多說說話呢。」張不疑說。

    「月是故鄉明,人是故鄉親啊。看到沛縣的父老還是這麼對我,真想叫我再回到從前!」劉邦說。

    「陛下是沛縣人的驕傲,聽說您要回來,這些天百姓們個個都興奮得睡不著覺。」張不疑說。

    「不要太多的打擾百姓,這些天你陪我轉轉看看,我要到百姓那裡去看他們,以解我多少年對他們的思念之苦!」劉邦說。

    張不疑答道:「好的。」劉邦在南宮休息了一晚,第二天就有鄉黨絡繹不絕地前來拜訪,他本來要出去的,看人來了這麼多,都讓到會客室里並和大家敘起家常,說不盡的家常里短,聽不夠的鄉音鄉情,劉邦問這問那,鄉人爭相告訴他,讓劉邦聽了仿佛昨日。大家來時,還給他帶了自認為好吃的好玩的,劉邦都讓收下,說:「這是父老的一片心情,我一定都收下,帶回宮中,讓宮裡的人都分享一下。」當然走時,劉邦也都給了他們一些小禮物。當晚,張不疑和眾鄉賢擺酒為劉邦接風,張不疑又是小輩,劉邦自不推辭,盡興吃喝,席間劉邦說起:「這些年在外吃了那麼多的大魚大肉,這一吃還是家鄉菜對口。」

    鄉親們說:「既然皇上覺得家鄉菜好吃,何不找幾個家鄉的廚子去跟你做飯呢?」

    劉邦說:「好,你們給我選幾個,我這次走時就帶走。夏侯嬰想著這個事,別忘了。」

    夏侯嬰說:「好的陛下,我不會忘的,我也想吃家鄉飯。」

    鄉親們看劉邦真的是喜歡家鄉的一切,過後給他選了幾個好廚師,讓他帶走。

    席散回到南宮,武負陪著曹芷來見劉邦。侍人報告進去,劉邦命讓她們進來。幾人一見,頓時都沒了話說。劉邦這時也老了許多,武負已成老太,曹芷一直自己帶著孩子艱難度日,雖有劉邦時常派人接濟,然不免辛苦,風霜在她臉上刻下了道道皺紋,哪如戚姬時常在他身邊被人照顧得細皮嫩肉。劉邦看著她們說:「我年輕時,多蒙武媼關照,才能時常吃上一頓像樣的飯,現在還時常忘不了你對我的這段恩情。知恩圖報是咱沛縣人的性格,我就賜你萬金,讓你在晚年當個富婆,好好享福吧。」

    武負還像當年對待那個小兄弟一樣,大大咧咧地說:「你看你說哪去了,我那不是也靠你幫襯一下生意嘛。我們是來看你的,不是來給你要東西的,只要你心裡還有老姐姐就行了。你哪兒不用錢,不要給我。」

    劉邦說:「你不要客氣,這是我的心意,隔日我就叫人給你送去。」

    「你看你。」武負說。

    劉邦又對曹芷說:「你這些年在家帶個孩子,也辛苦了,肥兒現在跟著我很好,這孩子很懂事,我已封他做了齊王,不久就要到他的封地去,你以後就跟著他生活吧,我會讓他處處照顧好你。」劉邦當了皇帝以後,就把劉肥接到自己身邊,讓人教他讀書和一些宮中禮儀,這孩子知道自己出身,也不生事,各方面很是用功,這讓劉邦很欣慰,在把韓信打倒後,就把齊地封給了他,並指示凡是能說齊話的地方,都屬於他的範圍,可見劉邦對這個兒子的器重。但因為劉肥不是正規渠道生出來的,劉邦也不好意思太張揚。他總要給天下百姓一個正人君子的樣子。

    曹芷知劉邦身邊現在美貌的女人多的是,不會再和她有什麼,所以儘管來的時候化了些妝,也並沒抱什麼希望。今聽劉邦說已把肥兒封了齊王,還要自己不日跟了孩兒去,也很滿足了。想說幾句怨恨的話,終於沒說出來,唯含淚點頭而已。

    劉邦在張不疑和眾父老的陪同下,在縣內縣外轉了個夠,所到之處看到的都是自豪和幸福的笑臉。只是感到他走了這麼些年,家鄉的變化並不大,他深知這都是因為這些年戰亂不斷,百姓飽受其苦,哪有機會發展生產。這給他一個啟發,這仗不能再打了,要讓老百姓好好地休養生息,不然老百姓天天盼著我坐皇帝,盼來的卻仍是兵燹不斷,那就讓他們太失望了,早晚一天會讓老百姓拋棄。

    幾天來,請他吃飯的自然是應接不暇。這些請他的人中,有很多都是跟他出去打江山,現在都坐了一官半職的,可以說都是有頭臉的家庭,劉邦又是不薄人面子的人物,應酬不免多一些。家鄉人對他這麼熱情,讓他倍感親切,心中不免生出另一種感慨:我當了皇帝後,都說是率土之濱,莫非王土,普天之下,莫非王臣,如果天下人都像家鄉人這麼待朕,那該是一種多麼好的社會和諧情景啊。

    劉邦在沛期間,每日和父老鄉親高會暢談,他又是年長些的人,說起以往的事,總是興致很高。忽一日,他決定,在沛縣南宮設宴百桌,宴請鄉中父老,凡是能來的,一律請到。縣令和劉邦的隨從接旨後忙去準備,一些青壯年義工都來幫忙,聽說皇帝要請客,獻豬獻羊獻牛獻馬的大有人在,一時南宮內熱鬧非凡。

    到了開席這天,南宮內足足擺了一百多桌,每桌賜御酒一壇。中間設一高台,上置一大圓桌,劉邦和眾鄉賢圍坐其上。這時正值中秋天氣,不冷不熱,劉邦舉酒致詞:「我四十幾歲離開家鄉,轉眼十幾年過去了。我是喝沛縣水長大的,早年的那段生活,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。從我起義離開這片土地,無論勝敗,家鄉人都一如既往的支持我,這隻有真正的父老鄉親才能做到啊,怎能不叫我沒齒不忘!現在我回來了,眾父老極盡親切之情,讓我更感到最好的地方是家鄉,最親的人是你們啊!我今天備薄酒一杯,聊表對家鄉人的感激之情,請大家盡情痛飲!來,我先喝一杯,敬我最親愛的父老鄉親!」說完,劉邦一咕嚕把一杯碗酒喝了個乾淨。眾父老看劉邦先幹了一杯,都一齊起立,高呼:「陛下萬福!」也都喝了一杯。接著,劉邦又敬了第二杯,說:「好事成雙,我再敬大家一杯!」下面又一起喊:「陛下萬福!」同舉喝了一杯。

    接著就有鄉黨代表、兒童代表上來給劉邦敬酒,劉邦都一一飲了。張不疑以多重身份也給劉邦敬了一杯。幾杯酒下肚,劉邦豪情感慨滿懷,舉杯站了起來,大聲唱道:

    「大風起兮雲飛揚,

    威加海內兮歸故鄉,

    安得猛士兮守四方!」

    ……台下看到劉邦高高舉起酒杯,豪氣沖天的氣勢,又聽到他大氣磅礴的演唱,一下子驚呆了,想不到這個以往的地痞流氓現在得了天下後,既然還能隨口唱出這麼好的詩詞,接著響起雷鳴般的掌聲,山呼:「敬陛下!敬陛下!敬陛下!」。劉邦頗為他的即興之作感到滿意,接著又唱了一遍,兩遍,三遍......這時台下便有一百多個小兒與他一齊同唱,台上台下形成了互動,氣氛頓時達到了**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

  
相關:    長生十萬年  四重分裂  路過漫威的騎士  仙魔同修  時空之頭號玩家  
<<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>>
添加書籤
搜"逐鹿引"
360搜"逐鹿引"
語言選擇